古代的衣服为何分为衣和裳?《后汉书· 舆服志下》中如何记载?

2024-09-20 11:46:57 admin

  古时衣服上曰衣,古代下曰裳。服为服志上衣,何分和裳后汉何记省称“衣”,为衣以障蔽身体。下中《说文·衣部》:“衣,古代依也。服为服志”段玉裁注:“依者,何分和裳后汉何记倚也。为衣衣者,下中人所倚以蔽体者也。古代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服为服志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
image.png

  “裳”,何分和裳后汉何记亦 作“常”,为衣是下中专用于遮蔽下体的服装,男女尊卑均可穿着。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,布的幅面很狭窄,所以一件下裳通常需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,前三后四,样子像 一幅腰围,另在腰部施褶,褶的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,两侧还各开一道缝隙。两汉以后,裳渐由裙取代,惟在贵族祭祀和朝会时穿着的礼服中保留遗制。

image.png

  《后汉书· 舆服志下》:“行大射礼于辟雍,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,冠委貌,衣玄端素裳。”裳与裙大致相同,惟裳被制成两片,彼此分离,一片蔽前,一片挡后,上用布带系 结于腰,裙则多被做成一片,穿时由前围向臀后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“衣”、“裳”连用,往往泛指衣服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友链


  • 文章

    59

  • 浏览

    26131

  • 获赞

    23

赞一个、收藏了!

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

热门推荐